(文章来源:参考消息)
法国《回声报》网站8月3日发表题为《2041,欢迎来到未来的城市》的文章,作者系凯万·巴多,文章描绘了2041年的城市生活愿景,全文摘编如下:
2041年了。2020年那场重大卫生危机过后,工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交通运输实现了第N次革命。数字产品如今……无处不在。而且,当然了,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科学界发出了无数次警告,气候还是失调了。如今,三分之二的人类在城市生活。城市未能躲过这些深刻的变化。近二十年来,大城市为适应这些变化或者更简单来说是为满足人们的新愿望改头换面。
2041年,大部分欧洲城市从2000年至2020年间闷得人喘不过气的热浪中吸取了教训。在这段时期,仅法国一国就出现了17次持续高温天气,并在2019年创下45.9℃的高温纪录。如今,虽然在温度计爆表的情况下城市还是会热起来,但再也不会憋闷。
植被起了很大作用。2010年至2020年间出于选举考虑而大规模种下的树到了2041年已经长成。这些树不仅高大成荫,还能每天以蒸汽的形式最多释放450升水。温度攀升时,这些水分会让空气清爽起来。一些工程师指出,这相当于5台空调持续运转20个小时达到的功效。
近年来减少使用沥青也带来了成果。30年前打响这场战争的里昂人不后悔。首先因为在植被覆盖率过低的广场和最宽的人行道去除这种材料能避免产生热岛效应。沥青白天储存热量、晚上释放热量的属性众所周知。
另一方面,草地、花坛、石板路和取代沥青的其他铺面可以让水渗入土壤。太阳晒得猛的时候,土壤中储存的水分以蒸汽形式释放,和树木一样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清爽。
城市也调整了规划。各城市参照60年来的斯图加特,避免挡住能形成凉爽穿堂风的自然通道,这相当于100%的天然空调。为了形成穿堂风,新建筑按十字交叉布局。
2041年的屋顶也为建设耐热城市添砖加瓦。欧洲大城市受到洛杉矶等美国城市的启发,将屋顶刷成白色以便反射阳光并避免屋顶储存热量。在26℃的白天,屋顶最高45℃。如果是20年前常见的那些深色屋顶,温度最高能达到80℃!
在21世纪上半叶的城市,每平方米人口要比21世纪初多得多。为了解决住房危机,巴黎等城市在离历史中心最远的城区取消了对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比如克利希-巴蒂尼奥尔区50米的高楼。塞纳河畔的“曼哈顿”肯定是不行,但巴黎的“天际线”已经大变。在旺沃这样的近郊,拆除了最后一批联排别墅,原地起建4到6层的住宅楼。
除了住房危机,反对城市扩张的斗争也导致密集化势在必行。21世纪10年代,每年有20000公顷的农田、草场和森林被楼房和购物中心覆盖。2018年的生物多样性法及其规定的“2050年实现零净人工化”不得不为这一切画上句点。如果什么都不做,法国到2030年钢筋水泥的建筑面积会相当于整个卢森堡的大小。
新冠大流行掀起的远程办公革命改变了房地产需求。2041年,企业管理人员租用或购买的面积比20年前大,以便在家中重新开辟个人办公室,把因为弹性办公已经成为第三产业标准而失去的“现场”找回来。
从事服务业的企业最喜欢位置好的全新楼盘,有协作办公空间和适合进行更加移动化和数字化生产实践的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摩天大楼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随着远程办公革命发展,曾经幻想的“15分钟出行城市”已经变成现实。这项城市规划正如2041年人人知道的那样,指的是从家中出发步行或骑自行车不到15分钟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有“布波族幻想”之称的近距离城市出自卡洛斯·莫雷诺教授的前瞻性研究。他认为,如果能将我们日常生活绕不开的六大社会功能(体面的居住条件、从事体面的生产工作、获得医疗服务、保障供应、学习和发展)集合起来,就会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远程办公将办公室员工从熟悉的“两点一线”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城市计划。市政府负责其余的工作。有些是从一张白纸起步的。还记得南特市从2012年起在一座工厂原址上部署了一个集合式新街区,起初构想是通过一站式就近服务尽可能地缩短居民出行距离。这些服务包括学校、娱乐场所、医疗机构、住宅、餐厅、办公楼……
巴黎等土地稀缺的城市动了动脑筋。巴黎将一些地方改造成多功能空间。周末,学校操场向社会人员开放。一些健身房每到晚上就会变成舞厅。市图书馆也提供协作办公场地,就像“联合办公空间”公司提供的那种办公模式。
最显著的变革之一就是移动领域。2041年,城市出行前所未有地便捷。只一家公司就能提供获取所有交通方式的服务:自助自行车和滑板车,出租车和网约车,还有公交、有轨电车和地铁。智能手机再也不需要装满五花八门的应用。模仿自2014年以来凭借“一站式”数字服务在赫尔辛基火速发展的初创企业Whim还需要时间!
我们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自动驾驶车上路。大多是没有司机的小巴,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应用程序呼叫。小巴在预定的位置接送乘客,和优步拼车是一样的。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在大城市中心,私家车几乎消失了。阿姆斯特丹禁止私家车进入老城中心,无论是不是燃油车。巴塞罗那扩张了几乎不允许汽车进入的“超级街区”的面积。巴黎最终将历史中心区设为步行区。只有该区的商户、手工业者、出租车和周边居民才能开车上路,而且必须是电力或氢能汽车才行。
市中心取消了室外停车场。人行道扩宽。公共长椅随处可见,步行外出的老年人可以时不时歇个脚。地上画着跳房子的游戏格供孩子们玩耍。其余的停车位要么被改造成自行车道,要么改成拱门和能保障安全的自行车棚。
最重要的是,2041年的城市是智能城市,通过联网的物品、机器人技术和数据处理来改善居民生活。
和哥本哈根这座欧洲先锋城市一样,街上的垃圾桶装有传感器,可以告诉翻斗车需要在什么时间经过什么地点。和桑坦德一样,公共照明设施会根据一个满月的夜晚或者暴雨的下午所需要的光照来调节亮度。还有接了传感器的智能信号灯,能够调控交通,避免堵塞。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在地下,智能电网会根据用户的电力需求来调节供应,让供电商将刚刚好的电量通入电网。在水管方面,智能传感器能检测到泄漏并联系维修部门。在公共花园里,只有植物真正有需要才会浇水。湿度传感器与自动喷头直接连通。
智能城市的所有这些具体的应用让城市变得实用、经济、环保多了。但只有由公共部门收集和管理数据,这一变革才会受到拥护。2020年,谷歌在民众强烈反对下不得不放弃多伦多的智能街区项目。因为人们在谷歌对收集到的数据的使用方面疑虑重重。没有信任是建不成智能城市的。
传感器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垃圾桶目前的状态。(资料图片)
美国纽约一栋建筑的屋顶刷成白色以便反射阳光。(资料图片)
荷兰阿姆斯特丹已公布了到2030年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城的计划。(“荷兰新闻”网站)
|